《我們的故事》是一本由《星星生活週刊》將過去的二十年,由眾多作者以個人的移民經歷寫下的故事,結集成冊,在拿到手之後我一口氣將它讀完。有些文章以前讀過,不過大部分還是頭一次讀到的,但無論是重讀或初讀,都令我對他們的遭遇感到同情,他們的堅持感到欽佩。
北美洲在兩個世紀以前曾經是中國人尋求新生活的熱門地,很多待業的中國勞工被招募到北美洲開荒,築鉄路。有些是自願的,有些是被誘騙的。當工程完成後他們就被解僱及遣返中國,但有很多選擇留下來,另謀出路。大部分華工的文化水平很低,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,命運受到環境支配,逆來順受,或隨遇而安。但中國人一般都能夠克苦耐勞,白手興家的例子多得很。他們在異地創業的事蹟很快就被廣傳出去,使到留在故鄕的近親及遠鄰對移民北美洲產生美麗的憧憬,蠢蠢欲動。中國人有個毛病,就是喜歡報喜不報憂,負面的消息有意或無意被忽略,使人誤信移民是「發達」的必然途徑。
在中國一窮二白的年代,和海外有聯繫的家庭曾經令人羨慕,因為他們可依靠「僑滙」改善生活的質素。不過「海外關係」也可能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,不能過度張揚。改革開放後的中國,基本已經脫貧,生活逐漸追上世界水平,海外關係的用處只限於方便移民的申請,失去原本的價值。
生活改善了,為什麼中國人仍熱心於移民呢?原因有很多:加拿大地大物博人稀,發展機會多,相信是誘因之一;中國人口稠密,環境污染,居住空間有限,使人產生轉換生活環境的念頭,加拿大符合這些條件,成為移民熱門的目的地;中國高等教育競爭劇烈,學位僧多粥少,供不應求,為了保障子女有個美好的前途,父母選擇了加拿大;加拿大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,歡迎移民,中國移民對它感到安心。除此之外,部分移民是為了探險而來,挑戰自己的能耐,希望在新大陸一展所長。
書內所記錄的故事,都是在最近的五十年發生在中國移民身上,他們的背景大同小異,都是上過大學的知識份子,在移民之前有過理想及體面的工作,生活也過得不錯,他們卻放棄了,來到一個人地生疏,缺乏人脈關係,過往工作經驗不受重視的國家。一切必須重新開始,大學講壇的「園丁」,拋下身段,加入「端盤子」的行列;大學畢業後有一份體面而舒適工作的「天之驕子」,來了加拿大卻一籌莫展,而為了重回校園必須多賺點錢,無奈選擇了PSW這個「專業」,在護老院為老人服務。眾所皆知,「加拿大經驗」是個應聘前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,為了爭取到這個寶貴資歷,仍在大學求學的一個中國大學生,只有利用暑假的方便來到一家洗車廠學習洗車的工作;一個華人軟件工程師,屬於技術移民一類,為了生計竟然插隊去抓蚯蚓,其辛酸經歷難以想像。像這樣的故事多得不得了!
中國移民來到加拿大,不論與原本目的相符或是走錯了路,他們都盡量適應,很少發出怨言。他們都以逆境作為鍛練的過程,豐富人生的經驗,抱著「苦盡甘來」的期待。他們融入這裡的生活,以此為家。
2021/2/22 黃啟樟
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
推薦給「準移民」的一本好書......黃啟樟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